概览

随着俄乌战争通过各种渠道考验着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金融稳定风险已经上升

第一章讨论了乌克兰战争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使央行面临着艰难的权衡取舍。许多新兴市场和前沿市场的处境尤其艰难。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持续承压,且新冠疫情再度出现。在此背景下,金融脆弱性保持高位。央行应果断行动,防止高通胀长期持续,同时避免损害复苏。战争将一系列结构性问题暴露出来,包括能源安全和气候转型之间的权衡取舍——而政策制定者将需要面对这些问题。

第二章讨论了新兴经济体的“主权-银行联系”。新冠疫情期间,新兴经济体银行持有的国内主权债激增。公共债务已处于历史高位,主权信用前景也有所恶化。在此情况下,可能出现负反馈循环并危及宏观金融稳定。第三章探讨了金融科技企业在中高风险业务部门迅速崛起给金融稳定带来的挑战。各国需要采取同时针对金融科技企业和现有银行的适度政策。

报告章节

第一章:乌克兰战争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受乌克兰战争影响,融资环境有所收紧,全球经济风险上升。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使央行面临着困难的权衡取舍。许多新兴市场和前沿市场的处境尤其艰难。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持续承压,且新冠疫情再度出现。在此背景下,金融脆弱性仍然很高。央行应果断行动,防止高通胀长期持续,同时避免损害复苏并解决金融脆弱性问题。政策制定者应加紧努力实施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路线图,同时采取适当措施应对能源安全问题。

第二章:新兴市场的主权-银行联系:充满风险的拥抱

新兴市场银行持有的国内主权债务已大幅上升,而新冠疫情更是将这些经济体主权部门和银行之间的关联问题(即所谓的“主权-银行联系”)凸显了出来。本章通过实证方法分析了“主权-银行联系”,以评估其如何放大宏观金融稳定风险。本章的分析表明,主权信用风险增加可能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信贷供给产生不利影响,而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较低的国家尤为如此。主权危机还可能限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融资,并使其减少资本支出。随着全球融资环境趋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更紧密的“主权-银行联系”使新兴市场的政策权衡取舍变得更为复杂。本章还讨论了潜在的政策应对措施。

第三章: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给金融稳定带来脆弱性和挑战


金融科技可以提高效率、促进竞争,并使更多人享受到金融服务。然而,金融科技企业在若干高风险业务的迅速发展,加之对其监管不足,以及其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联系紧密,都会对金融稳定造成影响。为阐释这些风险,本章分析了以下三类主要的金融科技企业:数字银行(“新银行”)、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长期存在的金融科技公司以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本章指出,各国需要针对金融科技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出台适度的政策。对于去中心化金融而言,监管应重点关注加密资产生态系统中为去中心化金融提供支持的各种要素,比如稳定币的发行机构和中心化的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