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中国经济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恢复取得了积极成效。尽管三季度经济增速受到疫情、汛情以及基数升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所回落,但我国经济发展还是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为实现全年经济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持续显现,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回旋空间广阔的特点明显。”付凌晖指出,“总的看,经济持续恢复、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有能力有条件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任务。”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数据印证着这样的事实:我国主要宏观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民生继续改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质量效益提升,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8%,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低于全年5.5%左右的预期目标;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7%。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2006亿美元,连续5个月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有“提高”有“降低”,经济结构在不断改善: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比重提高,服务业贡献率提升,最终消费贡献率比上半年提高,升级类消费和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同时,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3个百分点。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绿色福祉。1-8月份,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5%。
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
受到全球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海运紧张、劳动力短缺和关键零部件供应短缺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三季度以来整体放缓。中国经济未来趋势如何?
“主要国际组织预期2021年中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在8%左右较高的增速,不仅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也高于主要经济体的增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看好,也说明中国经济具有强劲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付凌晖指出。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64.8%、15.6%和19.5%。付凌晖从消费、投资和外贸三个视角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明确表示“中国经济恢复有支撑”。
从消费看,就业基本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有利于消费能力增强。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消费环境也有所改善,社会保障不断完善,也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名义增长15.8%,两年平均增长5.7%,比上半年有所加快。
从投资看,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两年平均增长加快。制造业投资今年以来整体呈现改善的态势。企业效益保持较快增长,目前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也会持续显效,有助于制造业投资总体改善。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一系列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有利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
从进出口看,世界经济总体复苏,我国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企业能够灵活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出口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国内经济恢复也会带动进口增加。
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科技等领域重大科技成果捷报频传,疫苗、创新药物等生物医药行业快速增长,绿色低碳智能产品不断涌现。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和57.8%。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2%,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20.1%。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我国创新发展势头良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付凌晖指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的排名是第12位,比上年提高两位,创新投入持续增加。随着我国创新环境优化,创新支持政策完善,将进一步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投入增加。
尽管受到疫情、汛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我国产业提质升级的态势没有发生改变。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夏粮和早稻均实现增产,秋粮播种面积增加,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也有望实现丰收。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速,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3%。我国产业将继续保持向好发展。
“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挑战增多。”付凌晖强调,下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推动经济稳定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