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老龄人口大区,浦东新区设法腾挪地方建设为老服务中心,力求以有限的资源精准覆盖刚需老人,努力探索“大城养老”新路径。

“如果点了美式,却来了拿铁,请多包涵!” 走进浦东新区洋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一楼的“记忆家”咖啡馆,咖啡香扑面而来。与一般咖啡馆不同的是,这里除了店长和志愿者,其他店员都是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人。

上海尽美长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费超说:“开设记忆咖啡馆,既为有认知障碍的长辈提供干预体验,同时也能提高大众对认知障碍症的认识。”作为上海首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街道,洋泾街道正通过“记忆家”咖啡馆这样的温情实践,不断提高老人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

对很多老人来说,理想的养老服务是不离家庭、不出社区。在寸土寸金的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找到符合条件的养老空间并不容易。经过多方统筹,陆家嘴街道在老旧小区集中的崂山片区,将原来的街道办事处办公场地进行改建,打造了一个近2400平方米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这个“镶嵌”在居民区里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上下4层按照功能定位,集为老助餐、日间照料、长者照护、健康管理等于一体。一墙之隔还同步规划建设了街道卫生服务站,努力实现医养、康养结合。

“在盘活有限资源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精准覆盖有需要的老人,在养老服务中体现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陆家嘴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志伟说。

陆家嘴街道在上海首创独居老人风险分级管理平台,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安全习惯等要素,生成高、中、低三档风险评估等级,再将不同等级独居老人所对应的任务和工作清单推送给志愿者、社工和居民区书记。目前,这个系统已经覆盖陆家嘴的1444名独居老人。

截至2020年底,浦东新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02.78万人,占总人口的32.9%。浦东新区民政局局长周小平说,面对日益加深的老龄化形势,浦东新区正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努力实现“高品质养老设施供给、高质量养老服务管理、高水平养老资源集聚、高素质养老人员队伍”的目标。